HSE管理体系概念及国际HSE发展历程
1 、HSE管理体系概念
HSE管理体系是指实施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的组织机构、职责、做法、程序、过程和资源等而构成的整体。它由许多要素构成,这些要素通过一先进、科学的运行模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一套结构化动态管理系统。从其功能上讲,它是一种事前进行风险分析,确定其自身活动可能发生的危害和后果,从而采取有效的防范手段和控制措施防止其发生,以便减少可能引起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的有效管理模式。它突出强调了事前预防和持续改进,具有高度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激励机制,因此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是现代企业制度之一。
HSE管理体系是三位一体管理体系。H(健康)是指人身体上没有疾病,在心理上保持一种完好的状态;S(安全)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使劳动生产在保证劳动者健康、企业财产不受损失、人民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E(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或作用的总和,它不仅包括各种自然因素的组合,还包括人类与自然因素间相互形成的生态关系的组合。由于安全、环境与健康的管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把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环境(Environment)形成一个整体的管理体系,是现代石油化工企业的必然。
2 、HSE发展历程
国外有些专家曾这样评述过安全工作的发展过程,即60年代以前主要是通过对装备的不断完善,如利用自动化控制手段使工艺流程的保护性能得到完善等,来达到对人们保护的目的;70年代以后,注重了对人的行为研究,注重考察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80年代之后,逐渐发展形成了一系列全面、系统、全新的管理模式。纵观HSE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2.1 HSE管理体系的开端
1985年,壳牌石油公司首次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提出了强化安全管理(Enhance Safety Management)的构想和方法。1986年,在强化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形成手册,以文件的形式确定下来,HSE管理体系初现端倪。
2.2 HSE管理体系的开创发展期
80年代后期,国际上的几次重大事故对安全工作的深化发展与完善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1987年的瑞士SANDEZ大火,1988年英国北海油田的帕玻尔·阿尔法平台事故,以及1989年的EXXON公司VALDEZ泄油等引起了国际工业界的普遍关注,大家都深深认识到,石油石化作业是高风险的作业,必须进一步采取更有效更完善的HSE管理系统以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1991年,在荷兰海牙召开了第一届油气勘探、开发的健康、安全、环保国际会议,HSE这一概念逐步为大家所接受。许多大石油公司相继提出了自己的HSE管理体系。如壳牌公司,在1990年制定出自己的安全管理体系(SMS);1991年,壳牌公司委员会颁布健康、安全与环境(HSE)方针指南;1992年,正式出版安全管理体系标准EP92-01100;1994年,正式颁布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导则。
2.3 HSE管理体系的蓬勃发展期
1994年油气开发的安全、环保国际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召开,由于这次会议由SPE发起,并得到IPICA(国际石油工业保护协会)和AAPG的支持,影响面很大,全球各大石油公司和服务厂商积极参与,HSE的活动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展开。
1996年1月,ISO/TC67的SC6分委会发布ISO/CD14690《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成为HSE管理体系在国际石油业普遍推行的里程碑,HSE管理体系在全球范围内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时期。
2.4 HSE管理体系的未来发展趋势
从当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未来的HSE管理体系有如下几方面的发展趋向:
(1) 世界各国石油石化公司HSE管理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HSE管理成为世界性的潮流与主题,建立和持续改进HSE管理体系将成为国际石油石化公司HSE管理的大趋势。
(2) 作为管理核心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得到充分的体现。
(3) HSE管理体系的审核向标准化迈进。
(4) 世界各国的环境立法更加系统,环境标准更加严格。
中国石化HSE管理体系
现代石油石化生产技术的发展,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大量的财富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由于火灾、爆炸、中毒等重大事故的频频发生,不仅给企业带来了高额的经济损失,也使石油石化产业长期处于高能耗、高污染、高破坏的境地。HSE管理体系将健康、安全、环境融为一体,将企业追求****利润的天性逐步变为保全生命质量、保护环境的持续利用与追逐利润并重,使企业的管理目标特别突出了人的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行业种类繁杂,面临的HSE问题非常突出:油田面广,对地层和地表植被破坏很大;滩海和海上作业易受风暴袭击;长距离的管输极易发生油气泄漏事故;炼化企业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发生重大事故的特点;销售企业点多面广,遍布城乡,管理上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在集团公司内推广HSE管理体系不但能有效地控制重大灾害事故的发生率,降低企业成本,节约能源和资源,而且还能树立企业的健康、安全和环境形象,改善企业和所在地政府、居民的关系,吸引投资者,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提高。此外,走到国际市场上去一直都是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而国际石油石化市场对HSE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只有在集团公司内推行HSE管理体系,树立起HSE国际形象,才能拿到进入国际市场竞争的通行证。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为在安全、环境和健康管理体系方面既符合中国石化的特色,又逐步实现与国际的接轨,作了大量的调研、宣贯、起草试行标准及试点等工作。经过数年的努力,集团公司于2001年2月8日正式发布了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标准,共10个标准,包括1个体系、4个规范和5个指南。1个体系是指《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安全、环境与健康(HSE)管理体系》;4个规范是指《油田企业HSE管理规范》、《炼化企业HSE管理规范》、《施工企业HSE管理规范》、《销售企业HSE管理规范》;5个指南是指《油田企业基层队HSE实施程序编制指南》、《炼油化工企业生产车间(装置)HSE实施程序编制指南》、《销售企业油库、加油站HSE实施程序编制指南》、《施工企业工程项目HSE实施程序编制指南》和《职能部门HSE职责实施计划编制指南》。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安全、环境与健康(HSE)管理体系》规定了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适用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及直属企业的HSE管理工作。而4个HSE管理规范是石化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的支持性文件,是集团公司直属企业实施HSE管理的具体要求和规定,描述企业的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的承诺、方针和目标以及企业对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的主要控制环节和程序。其中,油田企业HSE管理规范适用于集团公司各勘探局、管理局及所属二级单位;炼化企业HSE管理规范适用于集团公司各炼油企业、化工企业;销售企业HSE管理规范适用于销售企业、管输公司及所属二级单位;施工企业HSE管理规范适用于集团公司各施工企业和油田企业、炼化企业分离出来的施工单位。
1 1个体系——HSE管理体系
HSE管理体系标准明确了石化集团公司HSE管理的十大要素:
1.1 领导承诺、方针目标和责任
在HSE管理上应有明确的承诺和形成文件的方针目标,最高管理者提供强有力的领导和自上而下的承诺,是成功实施HSE管理体系的基础。集团公司以实际行动来表达对HSE的重视,努力实现不发生事故、不损害人身健康、不破坏环境的目标,这是集团公司承诺的最终目的。
1.2 组织机构、职责、资源和文件控制 公司和企业为了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必须合理配置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广泛开展培训,以提高全体员工的意识和技能,遵章守纪,规范行为,确保员工履行自己的HSE职责。同时为了给HSE管理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必须有效地控制HSE管理文件,定期评审并在必要时进行修订,确保HSE文件与企业的活动相适应。
1.3 风险评价和隐患治理 风险评价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是建立和实施HSE管理体系的核心。它要求企业经常对危害、影响和隐患进行分析和评价,采取有效或适当的控制、防范措施,把风险降到最低程度。企业领导应直接负责并制定风险评价的管理程序,亲自组织隐患治理工作。
1.4 承包商和供应商管理 要求企业从承包商和供应商的资格预审、选择及开工前的准备、作业过程的监督、承包商和供应商的表现评价等方面对其进行管理,这一工作是当前各企业的薄弱环节,应重点加强。
1.5 装置(设施)设计与建设 要求新建、改建和扩建的装置(设施),必须按照“三同时”的原则,按照有关标准规范进行设计、设备采购、安装和试车,以确保装置(设施)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1.6 运行与维护 要求企业对生产装置、设施、设备、危险物料、特殊工艺过程和危险作业环境进行有效控制,提高设施、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结合现有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对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
1.7 变更管理和应急管理 变更管理是指对人员、工作过程、工作程序、技术、设施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以避免或减轻对安全、环境与健康方面的危害和影响。应急管理是指对生产系统进行全面、系统、细致的分析和研究,确定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故,制定防范措施和应急计划。
1.8 检查、考核和监督
企业定期对已建立的HSE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建立定期检查、监督制度,保证HSE管理方针目标的实现。
1.9 事故处理和预防
建立事故处理和预防管理程序,及时调查、确认事故或未遂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制定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确保事故不会再次发生。
1.10 审核、评审和持续改进
企业只有定期地对HSE管理体系进行审核、评审,确保体系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并使其不断完善,才能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2 4个规范——油田、炼化、销售、施工企业HSE管理规范
HSE管理规范是在管理体系十大要素具体要求的基础上,依据集团公司已颁发的各种制度、标准、规范和各专业的特点,编制了油田企业的HSE管理规范、炼油化工企业HSE管理规范、销售企业HSE管理规范和施工企业HSE管理规范。4个规范更加突出了专业特点,非常具有可操作性,集团公司的各设计、科研单位按相应的专业HSE管理规范实施。
3 5个指南——油田、炼化、销售、施工企业HSE实施程序编制指南,职能部门HSE职责实施计划编制指南
HSE管理体系实施的最终落脚点是作业实体(如生产装置、基层队等),因此实施HSE的重点是要抓好作业实体HSE管理的实施。集团公司已分专业编制了HSE实施程序编制指南,油田企业要编制基层队的HSE 实施程序,炼化企业编制关键生产装置HSE实施程序,销售企业编制油库和加油站HSE实施程序,施工企业编制施工项目HSE实施程序。
基层队HSE实施程序规定了现场作业的具体做法,指导基层现场工作的有序进行,是作业行为的指南。根据基层队的性质,基层队HSE实施程序又分为2类:
一是“建设类基层队HSE实施程序”,如油田企业的钻井队、作业队、地震队,炼化企业的机修车间、电修车间、仪表车间,施工企业的项目部等。要求在施工前,根据业主招投标计划中的HSE管理的要求,完成HSE实施程序的编写工作。
二是“运转类基层队HSE实施程序”,如油田企业的采油(采气)队、联合站、浅海采油平台、气体处理装置、油气集输队、油库、加油站、炼化企业的生产装置等,要在投产前、正常生产中编制HSE实施程序。
组织、监督HSE管理体系的各级职能部门,在推行HSE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落实职责和充分发挥管理监督作用是十分重要的,集团公司编制了各级职能部门HSE职责实施计划编制指南,要求各级职能部门根据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的要求,编写本部门的HSE职责实施计划。
浅谈HSE管理体系在石化企业中的运用
祁建翔
(滇黔桂石油勘探局安全生产处,昆明650021)
石油化工行业具有野外、高空、高温、高压、生产工艺复杂多变、生产装置大型化、作业过程连续化、生产原料及产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和易腐蚀等危险特点。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如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发生事故,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一些国内外的事故案例给了我们很好的安全警示。进入九十年代后,中国石化企业与国际间的交流日益增多,国际石油组织越来越注重石油勘探、开发及生产过程中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简称HSE管理)。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暨股份公司于2001年4月4日召开的标准发布会上,已向世界做出承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全面实施HSE管理体系。这标志着石化企业安全管理迈进了一个新台阶。
1 滇黔桂石油勘探局实施HSE管理的概况
我国即将加入WTO,国际间的商业竞争也日趋激烈,为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与国际石油市场接轨,降低各类事故发生的机率,提高企业整体经营效益,滇黔桂石油勘探局按照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前几年试点推行HSE管理的基础上,自2000年以来向钻井系统稳步推广实施HSE管理。
1.1 大力宣贯HSE管理体系标准
滇黔桂石油勘探局组织征订并宣贯《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及宣贯教材,《石油地震队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规范》《石油天然气钻井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指南》《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安全、环境与健康(HSE)管理体系》《油田企业安全、环境与健康(HSE)管理规范》《炼油化工企业安全、环境与健康(HSE)管理规范》《油田企业安全、环境与健康(HSE)管理规范》《销售企业安全、环境与健康(HSE)管理规范》《油田企业基层队HSE实施程序编制指南》等14个企业标准。
1.2 编写HSE管理体系文件
在组织宣贯的基础上,滇黔桂石油勘探局1999年起草编写了《HSE管理体系培训讲座》,2000年起草编写了《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培训教材》,2001年起草并下发了《滇黔桂石油勘探局钻井专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规范文件》。钻井一公司根据集团公司和勘探局的要求,在成功实施ISO9000的基础上,开始应用HSE管理,组织编写管理文件,编制钻井队HSE作业计划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HSE管理目标及任务。
1.3 组织实施
1.3.1 领导承诺、方针目标
2001年4月5日,滇黔桂石油勘探局局长签发了管理者代表任命书,对HSE管理做出承诺。企业HSE方针是“遵守所在国和地区有关健康、安全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保护健康;科学管理,持续发展”。HSE管理目标是“通过对员工进行HSE宣传教育和培训,不断促进员工的HSE意识;****限度地查出事故隐患,使事故发生率逐年减少,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员工的健康与安全,安全生产实施‘四杜绝、三不超、一稳定’;杜绝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把对环境的影响因素降低到最小程度”。年初勘探局以[2001]油安字10号文明确了各单位安全生产考核指标,以[2001]油安字12号文明确了安全目标管理办法,对全年安全环保目标、任务做了具体的要求。
1.3.2 组织机构、职责
勘探局成立了HSE管理委员会,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安全生产处。局长袁政文任主任委员,局长助理(主管安全生产)唐嘉贵任副主任委员,成员由局领导、副总师以及安全环保、局办、人事、劳资、教育、计划、财务、技术等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局钻井一、二公司也相应成立了HSE管理机构,明确了各自的HSE管理职责。同时,根据中石化集团公司的要求,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于2001年6月10日,将汇编成册的《滇黔桂石油勘探局岗位安全职责》下发各单位执行。从局长、书记到基层队、站岗位工人,分26个系列,建立了501个岗位职责,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贯穿于HSE管理之中。
1.3.3 风险评价和隐患治理
风险评价和隐患治理是抓好安全环保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通过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治理工作,才能控制事故源头,确保安全。如钻井一公司对新井位的确定,首先是对井下地质、周围环境、搬运、安装、钻井等过程进行风险评估,做到事前管理,心中有数。其次,在钻井作业过程中,进行安全检查,做到发现隐患和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1.3.4 承包商和供应商管理
勘探局要求承包商做出HSE承诺、制定HSE作业计划书后,才能进入局内市场进行招投标。要求供应商提供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物资器材,做到三包:包质、包量、包服务。否则,一律不准进入勘探局内部市场。2001年5月至7月,勘探局秧田冲2个1000m3LPG球罐和北海2个2000m3LPG球罐运行1年后进行开罐检验,要求负责检罐与清罐的外来施工队伍,必须具备HSE管理要素后,方可进入,因此有效地保证了整个检罐期间的施工安全。
1.3.5 装置设计和建设
2000年,滇黔桂石油勘探局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投入资金治理北海炼厂的炼油“三废”、百色油气开发公司的采油污水和贵州油气开发公司赤水气田采气卤水等3个环保项目。勘探局对设计方案、生产装置、施工队伍进行了充分论证,严格实施HSE管理。经验收达到设计要求,并经半年多的生产运行,完全正常,符合要求。
1.3.6 运行与维修
2000年我局进行治理的北海、百色、赤水等3个环保治理项目,其生产装置的运行与维护管理被列为2001年的重点工作。按照中石化的要求,勘探局制定了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设备保养制度、设备巡回检查制度、设备管理人挂牌制度、生产运行记录台账等,有效地保证了生产装置的安全高效运行。
1.3.7 变更与应急管理
2000年在治理北海、百色、赤水等3个环保项目时,重点加强对设计变更管理工作,严格按照HSE管理规范要求执行,确保了施工质量,按时完成治理达标工作。对重点生产装置、关键部位、油气站、库等都制定了应急安全防范措施,如防火安全应急措施,防硫化氢中毒安全防范措施,触电抢救应急计划,油、气运输安全应急计划,井控应急计划,油、气储罐泄漏与灭火应急计划等。
1.3.8 检查与监督
检查与监督是实施HSE管理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检验HSE管理体系好坏的一种有效手段。勘探局每年组织2次全局安全环保大检查,二级单位做到每季度检查1次,三级单位每月检查1次,班组每周检查1次,岗位每天检查1次,当班职工执行巡回检查制。局、处两级平时组织专业安全检查、季节检查与抽查等,有效地促进了各项规章制度的全面实施。
1.3.9 事故处理与预防
事故处理与预防措施是防止事故重复发生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HSE管理的一个重要要素。2000年4月20日,勘探局发生一起安装井架高空坠落死亡事故。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勘探局对事故的有关责任人分别做出了警告、记过、记大过、罚款等严肃处理,并针对“4·20”高空坠落死亡事故制定了6条安全防范措施。
1.3.10 审核、评审和持续改进
2001年10月中、下旬,勘探局组织了全局年度大检查,尤其是对HSE管理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审核、评审,旨在通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逐步完善,以提高HSE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2 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a) HSE管理基础工作较差,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b) 编写HSE计划书不全面,不规范;
c) 部分员工还存在实行HSE管理太麻烦的思想;
d) 部分基层队、站领导处于应付状态。
3 几点建议
a) 加大宣贯HSE标准的力度,大力宣传实施HSE的重要性、必要性;
b) 强化全员HSE培训,不断提高全员安全技能与安全意识;
c) 要注重HSE的总结和评审工作,以利改进和提高;
d) 着重加强对基层队、站领导及业务骨干的HSE业务指导;
e) 实施HSE管理,要因地制宜,以点带面,夯实基础,然后逐步推进,整体实施。
随着HSE管理体系的不断推广实施,全员安全意识正逐渐提高,安全基础工作逐年得到加强,事故发生率明显下降,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止,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